document.write("
评论人评论内容评论时间打分
许鹏超县农业农村局评议工作情况报告 一、具体整改情况
(一)关于科学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不明显方面
一是集成推广“全环节”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
二是积极搞好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
一是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二是强力推进公共空间治理
三是突出抓好美丽乡村创建
(三)关于农业农田水利设施损坏或缺失方面
一是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因地制宜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四)关于我县农民合作社品牌化、专业化有待加强方面
一是建章立制,规范发展
二是示范带动,加强培训
(五)关于灾害预警有待加强,农业生产缺乏技术指导方面
一是加强重大病虫监测预警
二是强化指导服务
三是设立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预案
四是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六)关于农民安全意识薄弱,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督力度有待加强方面
(七)关于外出打工人多,导致农村土地利用率低方面
二、下一步发展和提升方向 

近期,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领导小组对我局评议工作中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反馈,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认真分析问题原因,研究明确了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开展专项活动推进整改落实,积极进行整改。
一、具体整改情况
本次县人大对我局工作评议所反馈的意见建议,经过梳理,共分为七个方面,已全部整改完成。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科学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不明显方面
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质量管理、技术标准、操作规范,发挥科技进步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整改措施:一是集成推广“全环节”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我县结合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生产经验集成组装了小麦“一深、二增、三防、四改”和玉米“选用优良品种+机械精播+施用缓控释肥+一防双减+适期机械收获”绿色生态环保、资源高效利用、生产效能提升的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技术模式。二是积极搞好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围绕耕种管收各环节,普及粮食优良品余处、残垣断壁2400余处、旱厕3800余个,整治广告牌7800余处,做到还绿于民、还路于民、还“公共空间”于民。上半年9个村居通过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验收。
(三)关于农业农田水利设施损坏或缺失方面
加大农业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维修力度。做到旱涝保丰收,不断提高粮食产量。
整改措施:一是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因地制宜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加强运营管护组织建设,改革试点公司化运营管护模式,并在全县推行,使项目发挥最大效益,切实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
取得成效:2019年完成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灌溉面积0.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8万亩。2020年建设高标准农田5万亩。对十二五以来建设的高标准农田进行摸底排查、评估。对于达不到高标准农田标准的区域,进行提升改造;对具有使用意义而损毁的项目进行维修和设备更新。
(四)关于我县农民合作社品牌化、专业化有待加强方面
规范现有合作社经济组织,加强管理,健全运行机制,围绕重点产业大力发展一批以果、粮、蔬、畜等重点产业为主的专业合作社。
整改措施:一是建章立制,规范发展。在推进农业新型主体全面发展过程中,我县按照循序渐进、规范管理的原则,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指导农业新型主体的健康、规范发展。二是示范带动,加强培训。我县积极组织开展以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加快规范化专业合作社认定工作,并建立复评制度,实行动态管理。
取得成效:目前我县已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634家,从事果、粮、蔬、畜等种养结合的1295家,占比79%。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运行日益规范,竞争力逐步增强。已培育国家级示范社6个、省级示范社17个、市级示范社116个。
(五)关于灾害预警有待加强,农业生产缺乏技术指导方面
加强对农业防灾减灾、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治和防控情况,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灾害预警体系。增加乡镇农业技术员,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重大病虫监测预警。开展全程病虫监测,在粮食生产主要乡镇设立基层病虫监测点,组织县乡两级专业技术员进行不定期田间拉网式普查,实现了不留盲区,对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进行严防死守,确保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控。二是强化指导服务。成立重大病虫防控工作专家小组,加强重大病虫监测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和督促检查。协助地方科学制定应急防控方案,实地指导监测防控工作,确保防控效果。三是设立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预案。针对粮食作物的重大病虫设立防控预案,总体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四是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创新植保服务体系,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努力提高全县高效植保作业组织化程度和作业水平,加快了农机与农艺的融合,推进病虫统防统治有力有序展开。
取得成效:2020年新增加20个乡镇监测点,组织县乡两级专业技术员进行不定期田间拉网式普查,充分利用已经建立地病虫监测“天罗地网”:架“天网”,安装高空测报灯,监测成虫迁飞动态。截至目前,我县储备氯氟氰菊酯400公斤,甲维盐茚虫威600公斤,电动喷雾器300余台套,氯虫苯甲酰胺91公斤。利用腾讯会议APP、目睹直播、191农资人等平台,开展网络直播培训,并在线交流释疑;利用微信群、QQ群、公众号等形式,推送文字版条锈病防控技术50余条,专题视频4个,观看的人员总数达5000多人。县植保站印发了技术明白纸10000多份,发到各村各户。编写群众喜闻乐见又朗朗上口的《小麦条锈病防治歌》、《小麦赤霉病防治歌》等歌谣,通过多种形式广泛传播。

2021-1-4 6:57:155分
查看评论详细内容及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