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评论人 | 评论内容 | 评论时间 | 打分 |
【maerku】 | 浅谈如何满足有效信贷需求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一、全县金融概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信贷投放疲软,增势趋缓明显 (二)过度依赖间接融资,资本市场发展滞后 二是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企业整体质量不高、梯队培育不足,后续乏力 三是直接融资来源不足 (三)金融服务存在不足 一是金融服务覆盖水平不高 二是县域金融网点服务效率较低 (四)不良率上升较快,金融风险逐渐显现 三、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几点想法 (一)努力构筑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平台 一是建立经济金融发展协调机制 二是建立完善经济金融信息共享机制 三是建立经济金融支持保障机制 (二)努力疏通信贷投放渠道,促进有效信贷投入 1、全力争规模抢投放 2、着力扶持实体经济融资 3、创新政银企对接方式 4、修订完善考核办法,加强督促指导 (三)打通资本市场,提升产业与资本优势的结合转化力 1、全力推进企业上市挂牌 一是大力培育上市后备资源,全县上市后备资源库企业动态保持在15家左右 三是引进券商,加强对我县上市后备资源库企业的对接、辅导 2、加快推动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并购重组 (四)壮大金融主体,提升金融服务调转促的创新活力 1、培育完善金融组织体系 二是推动金融机构向社区、乡镇和中心村扩展服务网点,发展普惠金融 四是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 2、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 一是壮大机构实力 二是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宏观金融政策,不断加大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力地促进了_经济社会的发展。截至_年12月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209.8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7.27亿元,全县存贷比为60.64%,比全市平均存贷比72.28%低了近12个百分点。有人会说,存贷比水平低,说明_经济社会发展的信贷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但我认为,恰恰相反,_县在新型城镇化、重点工程项目、小微企业、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攻坚等方面还存在巨大的信贷需求,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转变观念、创新金融服务、完善政策措施等来满足有效信贷需求。 下面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满足有效信贷需求,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全县金融概况 经过多年改革和发展,全县已初步形成以农商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农发行、邮储银行、徽行为主体,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典当、担保公司等农村新型地方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位。 (二)过度依赖间接融资,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一是上市(挂牌)企业总量偏少,全县新三板、四板挂牌企业各仅有1家,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均为零,至今没有主板首发上市意向企业。二是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企业整体质量不高、梯队培育不足,后续乏力。后备企业储而未动,绝大多数企业没有进入签订协议、股改等实质性阶段。三是直接融资来源不足。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没有得到有效运用。 (三)金融服务存在不足。一是金融服务覆盖水平不高。一方面是区域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特别是农村金融机构设置少。另一方面是金融产品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多元化需求。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其金融需求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特别是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对融资的需求表现为融资额度大、融资期限长、需要的信贷品种多,而与金融机构小额分散、短期为主、品种单一的金融产品供给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二是县域金融网点服务效率较低。金融网点软、硬件设施较落后,从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不良率上升较快,金融风险逐渐显现。_年12月末,全县银行机构不良贷款总额2.55亿元,不良率达2.00%,比全国平均水平(1.67%)高0.33个百分点;今年1月末,不良贷款总额3.61亿元,新增1.06亿元,不良率已飙升到2.78%,上升了0.78个百分点,部分银行不良率已突破4%,比如工行4.35%,村镇银行4.07%,金融信贷风险日益凸显。 三、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几点想法 (一)努力构筑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平台。 一是建立经济金融发展协调机制。成立支持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经济金融联席会议,通报经济、金融情况,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磋商和协调。二是建立完善经济金融信息共享机制。要加强县域经济金融信息双向交流。一方面,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及时向金融部门提供经济信息,包括资金需求信息、生产经营信息、市场信息;另一方面,金融部门要及时向各行业主管部门传导金融政策、金融产品和金融信息。要建立县域经济发展项目库,并及时向各金融机构发布,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三是建立经济金融支持保障机制。县有关部门要针对县域农户和中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研究提出多种担保、增信办法,积极探索实行动产抵押、权益质押、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抵押和农村“两权”抵押等多种担保形式,为辖内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扫除障碍。 (二)努力疏通信贷投放渠道,促进有效信贷投入。 目前,银行贷款仍是我县经济社会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抢抓投放,做大信贷盘子,仍是全县金融工作的首要任务。 1、全力争规模抢投放。协调全县银行机构以县里确定的“十大工程”、“十大项目”和重点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攻坚力度,向上级行争取更多信贷资源流向_,努力做大信贷总盘子。督促各行对重大项目储备进行梳理,制定信贷投放计划和序时进度安排,找准切入点,掌握投放节奏,争取早投放、多投放,确保完成18亿元信贷增量目标任务。 2、着力扶持实体经济融资。针对“贷款难”与“难贷款”并存的矛盾,强化政策扶持,加大推动力度,全力做好续贷过桥资金,全面开展“税融通”业务。督促担保公司搞好担保跟进服务,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扩大信贷投放。协调各银行机构提高贷款审批和贷款接续效率,提振企业家信心,严禁随意抽贷压贷。 3、创新政银企对接方式。今年,我们将创新政银企对接方式,变以银行为中心的对接会为以企业为中心的对接会,提高银企对接会的实效。围绕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计划组织好三场全县性的、大规模的银企对接会,第一场安排在盐化园,初步定在3月下旬,另一场安排在经开区,初步定在4月上旬。第三场安排在重点乡镇 | 2021-11-10 2:18:21 | 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