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评论人评论内容评论时间打分
沐希“担使命、履职责、矢志为民服务”主题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一、什么是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敢担当有作为。
担当是接受并担负起任务与责任。党员干部在困难和挑战面前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考验的是其的党性原则和政治品德,更考验的是每一个党员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顺境逆境看胸怀,大事难事看担当。”每个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牢记责任使命,敢于担当,实际目的是有责任大家共同承担。
怕有风险。当前,我们处于改革攻坚期,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国内外矛盾凸显期。面对改革发展任务,部分党员干部不敢啃“硬骨头”,缺乏攻坚克难的志气、敢闯敢试的锐气、大胆负责的勇气,没有先例的事不敢干,不敢越“雷池”半步,缺少大刀阔斧、奋力开拓的精神头。有的面对困难和矛盾,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凡事先想退路,只求自身安全,不想事业推进。
怕惹麻烦。少数党员干部奉行“干不成事不要紧、至少别得罪人”的思想,爱惜羽毛,明哲保身。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或信访,心存顾忌,担心一旦接手脱不了身,不表明态度、不正面回应、不积极解决。一些同志谈到,有些信访问题本来并不复杂,就是由于回避矛盾、躲避群众,错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三、怎么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的责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有了权力就应该担起责任,要有担当精神。
担当需要勇气,也需要能力。只有练就了扎实的本领,才能敢担当、肯担当。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而且要刻苦学习业务本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升担当能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更新的知识;学透、学深。
首先要增强主动担当的意识。古人云“为官避事平生耻”。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不能因为工作任务困难多、矛盾大就畏缩不前,不能因为保证自己的政绩或一己之私就不愿承担应有的责任,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党的事业发展,损害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党员干部应当珍惜和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增强主动担当的觉悟和责任意识,不甘于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和责任重于泰山的压力感,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挑重担,积极作为,践行宗旨,造福人民。
其次要具备善于担当的能力。党员干部拥有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意识,底气来源其具备了真本事、真能力,如果不注重提高自身政策理论水平和服务群众的综合能力,主动担当的结果反而会事与愿违、事倍功半,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伤害。党员干部要自觉坚持学习,不断更
2021-4-13 16:47:125分
查看评论详细内容及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