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浙江打工纪实(之二)
投稿人:郑传辉  文章来源: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7-21 12:13:57  

我到温州市人才市场找工作,刚开始时我把目标定位在企业,想到企业做一名管理人员。我看好几家企业的中层管理岗位之后,便向职介所交了职介费前去应聘。可是当企业负责人了解了我的简历之后,对我并不感兴趣。负责招聘工作的人员对我说:你是行政干部,不适合到企业工作。一连跑了几家都是这样,他们没有对我进行综合性的测评(笔试、面试)程序,就将我拒之门外。正当我感到心灰意冷,心情十分沮丧的时候,我看到了招聘记者的信息,发出信息的单位是《温州鞋业之友》杂志社。我心想:企业进不去,到杂志社去兴许能行。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去应聘,接待我的是这家杂志社的主编(也是老板),名叫陆兴强,人们都叫他“阿强”。后来才了解到他是北大的高材生,因为参与学潮的原因,没有分到好的单位,便来到温州自行创业。  

陆主编告诉我,《温州鞋业之友》因为没有刊号,已被工商部门勒令停刊,目前正在筹备创办新的刊物——《中国鞋文化》。《温州鞋业之友》的原班人马已解散,当前正是用人之际。陆主编了解我的工作简历之后,向我提出了几个有关文字写作、编辑方面的问题,我根据本人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心得与体会,一一作了回答。陆主编对我的文才和口才都比较满意。他当场拍板,说我已经被录取了,先试用一个月,试用期内工资(底薪)每月500元,试用期满后,每月工资(底薪)600元,另外可以从发行杂志、招览广告的收入中拿10%的提成。如果我愿意到他这里来上班,明天就可以来报到。他还说,按照常规,新加入的人员,在一个月的试用期内不提供食宿,对我可以破格对待,明天就可以入住单位宿舍,并到单位食堂用餐。  

经过一晚上的思考,我决定到陆兴强正在筹建的《中国鞋文化》编辑部去上班。并不是几百元的工资(底薪)对我有吸引力,我看好的是10%的业务提成。我相信自己有能力从这10%的业务提成中挣到更多的钱。另外一层意思是,由于陆主编对我的破格对待,解决了我的生活难题,这对我也有一定的诱惑力。不然的话,我还要花很多时间去租房,而且在外面吃饭的花费也不小,这几百元的工资连交房租、吃饭都不够。除此之外,陆兴强正筹建的《中国鞋文化》编辑部当时是在温州市委大院内办公,这对于我这个刚从机关大院出来的人来讲,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第二天,我就到陆兴强那时去报到。陆主编看到我作出了决定,显得非常高兴,很快就安排人给我办了入职手续。随后,我就上街去置办铺盖行理,由于从宿舍到上班的地方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我又买了一辆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其实也是工作需要)。  

当我骑上自行车,行驶在温州街头的时候,我切身感受到我已经告别了在老家工作时,上下班都有小车接送的公务员生活,开始了一种全新的“打工仔”的生活。一切都回到了从前刚复员回家的时候,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了!  

上班的第一天没有什么事做,只是看看原来的《温州鞋业之友》杂志,以便在创办《中国鞋文化》杂志时找到一些灵感。没想到第二天工作任务就来了,而且是意想不到的任务——为鞋样设计师们写论文。当时温州鞋业界正在评技术职称,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在温州鞋业界评专业技术职称。正由于是第一次,所以申报职称的人非常多。职称评定委员会有一条规定,凡是申报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每人必须交一篇专业论文。因陆兴强曾经是《温州鞋业之友》杂志的主编,又兼任温州市鞋革协会鞋样设计专业委员会的副秘书长,在温州鞋业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因此鞋样设计师们纷纷来找陆主编帮忙写论文。陆兴强深知这些鞋样设计师们的文化水平,同时他又想利用这个机会,同这些鞋样设计师们加深感情(要知道,在这些要求帮忙写论文的设计师当中,多数是鞋样设计室的老板,还有一些人是鞋厂的老总),因此也不好推托。由于交论文的时间又比较紧,要求帮忙写论文的人又太多,陆主编实在忙不过来,他便来找我。他说你来帮我写几篇吧,我实在是忙不过来。我说,我对鞋业界不熟悉,没办法写啊。他说,你先看几本专业书,从上面摘编一些专业术语,结合申报人为温州鞋业界的发展取得的工作业绩、作出的贡献,形成一篇稿子就行了。  

说句实在话,我到温州之前,连皮鞋是怎样做出来的都不知道,更谈不上怎样去设计皮鞋了。第一天,我抱着专业书籍看了一天,满眼都是陌生的词汇,第一次看到了“鞋楦”这个名词,还不知道“楦”字是读第几声,更谈不上什么“平面设计法”、“比楦设计法”等五花八门的设计流派和设计方法了。没想到,做皮鞋还有这么多的名堂,设计皮鞋还有这么多的学问。看了几本专业书之后,对鞋业算是有了初步的认识。原来,皮鞋业祖师爷还是我国古代的军事家孙膑。他被庞涓陷害,失去了双脚,他用木头做了双假脚,穿上皮靴又能正常行走了。据说孙膑做的假脚就是我国最早的“鞋楦”。  

晚上试着动笔论文,但是总是找不到感觉。不由我想起在党校读文秘中专班时学写论文的情景和毕业后在工作中写论文的经历。  

我是1984年通过参加成人中考,进入中共咸宁地委党校文秘中专班脱产学习的。我的同学大多是高中生(只有个别初中生),而我则是我们班上唯一一个没有学历文凭的人(我小学毕业时正是“文革”期间,没有发毕业证,初中我一学期没念完就缀学了)。我临时接到上级通知,让我脱产“复习”一个月之后去参加成人中考。我初一都没有念完,怎么谈得上“复习”?但我又不愿意放弃这个学习的机会,没有办法,只好从头学起。虽然有老师指导,但他是按照“复习”来指导的,速度可不谓不快。一个月下来,初中三年的课程全部走了一遍。“复习”结束了,可我心里一点底也没有,我是硬着头皮去参加考试的,当初我工作的单位派了七个干部去参加考试,他们也都是高中生,可是却只有我这个小学生考上了。为此,我们单位还给我摆了庆功宴,说我为单位争了光,没有“剃光头”。

走进课堂之后,我才第一次接触到“写作”的概念,文秘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都让我感到新鲜,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现代汉语”、“古汉语”、“文选与写作”、“公文写作”和“写作”这几门课。虽然我的各科成绩都在班上进入了前三,但还是这几门课排在第一的时候比较多。我的作文(不论是平时做作业写的作文,还是考试时写的作文)总是被被老师当“范文”拿出来展览(尤其是对我写的论文,老师更是赞誉有加)。  

毕业时,市委组织部要给我们重新安排工作。当时正值全国“党史热”,凡是与革命老区挂得上钩的地方都成立了党史征编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科称“党史办”)。市委组织部把我们刚从地委党校毕的同学召集起来“开会”(当时我们老家的干部们开会通常是“八点开会九点到,十点开始作报告”),我那天还是特意到得比较早的,九点钟就到了。到了组织部才之后知道,并不是真的召集我们开会,而是要我们每人写一篇论文(可以说是一场考试)。我的同学们八点钟就到了,只有我一个人迟到了一小时。我连忙走进考场,看了作文题目和写作要求之后,提笔一气呵成。写完之后交卷时我才发现,同学们还在那里“绞脑汁”,我是第一个交卷的。  

我回单位上班没有两天,组织部的通知就下来了,调我到市委党史办公室工作。从此与文字工作(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党史办到市委办现到市委政研室,写过多少篇论文我自己也记不清了,只记得我为市委书记夏汉生写的论文,在《人民日报》理论上发表过,也在《求是》杂志社主编周朔源主编的一本论文专著上收录过......

第二天一早,我把我奋战了一夜的成果交给了陆主编,他看完之后对我说,写得还行啊,就是这样写嘛。他鼓励我说:你的文字功底很扎实,再帮我写几篇吧。这天,我又写了一篇,我把这篇论文交到陆主编手上时,再次得到了他的肯定。经过这两篇论文的试写,我也开始找到了写鞋业专业论文的感觉,我的写作思路不知不觉又流畅起来了。以后一连几天,每天都要写二到三篇论文。每次写论文之前,我都先同申报职称的鞋样设计师进行沟通(沟通的时间不计算在写作的时间内),了解他们在鞋样设计行业做了那些工作,对鞋样设计有哪些独到的见解,为温州鞋业的发展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然后对记录加以整理,按照专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开始写作,如此这般,“依样画葫芦”,写了篇又一篇的论文,我现在也记清写了多少篇,总不会少于30篇吧。  

值得庆幸的是,我写的这些论文在随后的职称评定过程中,都得到了温州市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认可,那些由我代笔写论文的设计师们,也因为论文写得好而顺利获得了职称证书(有好多设计师就是因为论文过不了关,没有获得职称证书)。在这次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过程中,通过为鞋样设计师们代写论文,我的名气很快就在温州鞋业界传开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