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构建“四五”工作机制 推进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 |
投稿人:刘巧丽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2 6:53:39 | |
|
|
构建“四五”工作机制 推进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xx县紧紧围绕“建设平安扶沟,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全面加强综合治理,构建了以“五种理念、五级网络、五本台账、五项制度”为主导的“四五”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社会矛盾排查化解,使社会发展的和谐度不断提高。 一、树立“五种理念”,实现思想认识的“大统一”。 针对我国新时期社会矛盾频发的特征,我们从班子自身做起,引导全县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现了工作理念的新提升和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新加强。一是树立“保稳定就是顾大局”的政治理念。我们深刻认识到:经济建设是中心,社会稳定是保障。同时,通过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实现了源头稳控,在各种重要时期最大限度减少了来自扶沟的干扰。这是基层党委政府的政治责任,也是对发展大局的最好维护。二是树立“促和谐也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我们牢固树立抓稳定、抓化解就是抓经济、抓发展的意识,全力打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在县重点工程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发展中,我们有效化解了各种矛盾和问题,创造了稳商安商的良好环境,吸引了台湾宝成国际集团、南京雨润集团、广西玉柴集团等重量级企业的战略投资,实现了县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新增强。三是树立“找问题才能少问题”的防范理念。我们认为,问题找的越多,隐患也就越少,决不能捂盖子、搞遮掩。通过主动工作,积极作为,我们积极妥善处置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实践证明,掩盖矛盾只能激化矛盾,正视矛盾才能解决矛盾,找出矛盾才能减少矛盾。四是树立“解矛盾必须重源头”的超前理念。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在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流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初始环节、源头处置,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早稳控,才能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情况的发生。五是树立“抓化解就要真付出”的投入理念。我们把社会矛盾化解作为平安建设和社会稳定的重点,在人、财、物等方面统筹谋划、全力支持,社会矛盾化解各项经费足额拨付到位,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健全“五级网络”,实现工作力量的“大联合”。我县在借鉴“义马经验”的基础上,对群众工作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建立了县、乡、区、村、组五级群众工作网络。在县级,成立了县人民来访接待中心,抽调33个职能部门作为入驻单位,设立6个来访接待室,使接待范围更加广泛,处理问题的力度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县四个班子成员每天在人民来访接待中心挂牌接待群众来访,现场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2011年,县信访接待中心县领导共接待群众来访334起,现场解决281起,批办53起,办结率95%以上,群众满意率90%以上;在乡镇,以乡镇综治工作中心为依托,建立了群众工作站,抽调有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解决疑难的矛盾纠纷;在乡村两级之间,设立50个群众工作区,搭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缩短干部与群众的距离,群众工作区负责处理群众信访问题、排查不安定因素、治安防范管理、法制宣传教育、民事纠纷调解以及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等便民、惠民服务项目,实现了警务、政务合二为一;在行政村和社区,全县建立了411个群众工作室,明确了千余名村民小组群众工作信息员,形成了县、乡、区、村、组五级群众工作网络,使大量的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化解。 三、建立“五本台账”,实现民情信息的“大汇集”。将有关情况系统整理,登记造册,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的发生的预测信息及矛盾纠纷的基本情况、人员信息等基本要素。一是建立农村民情台账。由乡村两级负责,将每个自然村的风土人情、村户情况、宗族情况、社会关系等信息收集,按自然村制成表格,全面掌握基本情况,给各自然村上了一个稳定工作的“集体户口”。二是建立行业信息台账。针对全县工业、商业等系统历史遗留问题多、情况较为复杂的情况,由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排查情况,登记造册,定期回访,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化解矛盾。三是建立重点人员台账。掌握上访老户等重点人员及其家族成员、社会关系和当地有威望的人等信息,将化解矛盾中能及时找到的关键人的基本信息及时掌握下来,只要发生的矛盾涉及到相关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有关情况调用。四是建立纠纷隐患台账。根据县乡定期排查调处的矛盾纠纷基本情况,将每一起可能存在的矛盾纠纷苗头性问题及已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记录在隐患信息表上,形成一种“天气预报”式的矛盾隐患信息。五是建立警务情报台账。充分运用公安机关遍布辖区各角落、各行业的情报信息网络,广泛发现收集社会矛盾及其苗头,及时登记整理,报送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对这几类台账,做到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交账,逐月登记、逐月汇报、逐月落实。 四、完善“五项制度”,实现立体防控的“大保障”。一是完善民生保障制度。坚持用注重民生的方法从源头上理顺群众情绪,深入实施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如扶沟是全国七个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试点县之一和全省首批新农保国家试点县之一,突出解决了百姓急需、社会难点等方面的问题,顺应了民心,赢得了民意,使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支持度和满意度有效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矛盾发生。二是完善风险评估制度。按照“绝大多数群众受益、绝大多数群众支持”的指导思想,我们对县里的各项重要决策和重大项目认真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参与,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实现了社会矛盾化解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由“救火”式被动调处向“防火”式主动化解、由治标向治本的转变。三是完善综合服务制度。我们在与群众有密切联系的部门尤其是政法部门广泛推行便民利民措施,就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处理,促进问题尽快解决。如县公安局在8个乡镇建立了家园式警务室,把派出所搬到了百姓的家门口;县司法局积极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成功代理13起农民工维权案件,为农民工追回工资款、人身损害赔偿款28万余元。四是完善排查调处制度。我们坚持定期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要求村委会每半个月、乡镇和县直单位每月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针对重大活动、重大节庆日和特殊事项组织大规模集中排查。针对排查出的纠纷,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负责,归口办理。一般纠纷由基层调处机构及时解决;涉及具体部门的,分流到相关部门限期解决;对于涉及多个部门或久调未决的疑难纠纷,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后,由县领导牵头组成工作组包案化解。五是完善督办奖惩制度。县综治委建立了排查调处跟踪联系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由纪检、监察、组织、公安、司法等19个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听取专门工作汇报,针对重大矛盾纠纷和突出问题,研究提出解决意见。同时,建立了奖惩制度,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责任目标考核,纳入综合治理一票否决,与其他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确保了排查调处工作的连续性。 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2011年,全县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2973起,调成2928起,调成率达到98.5%,防止民转刑案件146起,防止群体性事件283起,防止越级集体上访173起,有力的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县荣获全省平安建设最高荣誉“中原平安杯”,并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成效显著县。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先进经验,不断创新提高,形成更加稳定和谐的局面,为加速追赶、全面跨越构筑坚实的社会基础。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