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是新区义不容辞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在《致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的贺信》中提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未来”的论断,深刻论述了教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教育思想指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前进方向。
青岛西海岸新区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论断达到融会贯通,创新发展,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是新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目标。2017年,新区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投资18亿元新建、改扩建海王路初中、第十二中学、黄浦江路小学等24个教育项目,截至目前,10个项目已完工交付,14个在建项目正有条不紊推进。这24个教育项目将为新区增加约1.2万个学位,极大缓解教育资源紧张状况,加快推进西海岸教育步入发展“快车道”。 18亿元大手笔优化教育资源。2月1日,笔者跟随科创集团项目经理孙士财来到迁建第十二中学项目施工现场,施工现场机声隆隆,工人穿梭忙碌,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风雨操场、食堂等建筑整齐矗立。孙士财告诉笔者:“该项目是新区2017年区办实事之一,2017年3月开工,目前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各分部分项工程收尾工作,预计将于今年上半年完工。” 这所仅用75天就完成主体建筑的教育项目,再一次印证了新区教育建设的“加速度”。2017年,新区大力推进教育项目建设,共计投资18亿元,由青岛科创投资发展集团承建24个区办实事教育项目,目前扩建黄浦江路小学、改造19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运动场地等10个项目已完工交付,迁建峨眉山路小学、海王路初中等14个项目开工在建,进一步优化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 据新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新区的快速发展,部分区域就学需求增大,大班额问题较为突出。24个教育项目全部投用后可新增约1.2万个学位,大幅度提升新区教育基础条件,极大丰富新区教育资源。 运用绿色技术营造舒适校园。“普通教室安装新风系统,实时监测二氧化碳及PM2.5浓度。”“空气源热泵、太阳能光热系统、透水地坪雨水收集系统的运用,让海绵城市理念走进校园。”“大型教室通过科学声学设计实现降噪处理,让教师授课声音更加清晰。”……如今,新区学校建设中多种绿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广大师生营造了更加适学适教的优美环境。 笔者了解到,新区在教育项目规划设计中,坚持以校园文化为引领,以绿色人文为导向,特别重视成熟先进技术在学校建设项目中的运用。同时结合地域文化与办学特色,将课程资源融入室内外设计,打造出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寓教于乐的多元空间,实现环境育人功能。 科创集团教育项目设计师王振宇以河西小学为例,向记者介绍了校园文化和绿色人文在项目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河西小学室内设计提取五谷造型元素,景观铺装中融入象棋棋盘元素,展现了‘儒家五常’的文化特色,展示中华传统文化风采。”王振宇说,在校园建设中实践海绵城市理念,应用透水地坪、雨水收集系统,这些绿色节能技术不仅提升了校园环境质量,而且也成为学校环保教育的课程资源。 校园建设有标配教育资源社会化。日前,笔者来到承担新区教育项目建设的青岛科创投资发展集团,亲身感受了不同教育项目的方案研讨会。会上展示了标准食堂、风雨操场、地下停车场、游泳馆等功能设施一应俱全的校园设计图,这些设施已然成为新区未来学校规划建设的“标准配置”。 共享共赢、探索教育资源社会化,这是新区教育项目建设的另一大亮点。教育项目统筹布局,游泳馆校际共用,体育场馆、报告厅、图书馆在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基础上还面向社会开放,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学校地下停车场除满足教师车辆停放外,还可结合周边社区需求进行错时停车,有效缓解停车难的问题。 据青岛科创投资发展集团董事长刘书武介绍,待2017年集团承建的24个区办实事项目全部交付使用后,届时新区10余个镇街的学生都能在明亮舒适的新教室里上课,在新食堂里吃上更加可口的午餐,在绿色环保的新运动场内尽情奔跑。
青岛西海岸新区教体局:于瑞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