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旧衣深情
投稿人:iamao040…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7-19 7:24:03  

前几天帮母亲收拾旧衣服,从母亲结婚用的大红漆柜子里倒腾出好些旧衣物,尽是蓝、绿、灰、黑的中山服、军大衣、路服之类,最好的就是母亲那件灰色面、花布里的军装样式的棉大衣,还有我们兄妹三人小时候穿过的一些旧衣服,用母亲穿旧的毛衣拆了之后织成的小毛衣、小毛裤。还有一件是纯白色的毛衣,是当年母亲用自己喂养的羊减掉的羊毛,又手工打线给我织的,经过反复漂洗,纯白如雪,那可是我当年的最爱。母亲手巧,我和姐姐还有哥哥从小的棉鞋、棉衣都是出自她手。当然不是每次过年都有新衣服穿,有时候是大人们穿过但还不算太旧的衣服改成的,尽管如此,这些衣服也足以让我们高兴好一阵子。对于每个爱美的小姑娘来说衣服对她们总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小时候,我常常怀疑自己是捡来的孩子,因为每年过年哥哥姐姐都有新衣服,唯独我只能穿姐姐穿剩下的旧衣服,常常惹得周围邻居家的孩子嘲笑,甚至不跟我玩,小小的虚荣心受到了自己看来颇为严重的打击。其实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似乎成为了一种惯例,而大街小巷也几乎一样的色彩,不是黄就是灰再不就是黑蓝,红色、粉色也不过是在娶媳妇时才能偶见的,在那个年代蓝、绿、灰、黑的中山装、军装才是流行服饰的主色调,是那个物质精神匮乏时代人们对“美丽”、“时尚”的特殊解读。  

    如今,这些当年总也舍不得穿,被会过日子的母亲积攒起来的“好东西”,却成了弃之可惜,存之无用的“废物”。母亲一边整理一边唠叨:“若是二十年前,这些衣服送给谁家,那还不高兴得跟捡了钱一样,现在连收破烂的都不愿意穿了。”这些在衣橱下面沉寂了二十多年的衣物见证了我们家和别人家的“巨大历史变迁”。  

    服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它的变革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社会现象,更深层次的反映了人们的精神渴求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我是七十年代末出生的,那个时候大街上已经不再是黄、黑、灰的,已经出现一些亮丽色彩,对于在那个“不爱红妆爱武装”,全国上下一片灰、蓝、绿的年代我难以想象,那个年代那些年轻的心怎能按捺住对色彩的向往和对美的渴望,他们又拿什么来佐证青春,诠释生命。翻看家中的老相册,即使是彩照也和黑白相片没什么区别,父亲和母亲的结婚照也只有胸前的红花还算比较亮眼。  

    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称作喇叭裤的裤子横扫大江南北,风靡全国,它可谓是中国现代服装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标志了,喇叭裤简直就是开启了一个丰富、靓丽、自由的崭新时代。于是手巧的母亲在那一年的新年为我亲自缝制了意见喇叭裤,还记得开学时候我穿到学校后,引得同学们一片羡慕的眼神,连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课后还专门把我叫过去看看这件裤子是怎么裁剪的呢!  

的确良、喇叭裤、蝙蝠衫……这些早已消失或正在退出人们视野的词语,记录了一个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改革开放三十年,当我们回味它们时,除了苦涩、辛酸、难忘、亲切,更多的是无尽的感慨……。初冬清和的阳光洒在街头俊男靓女鲜艳的衣饰上,折射出一片明艳,长的风衣,短的裙子,肩头飘逸的围巾,耳际闪动的流苏,仿若争奇斗艳的花朵,盛开在街头巷间,灿若云霞,让我们深切感知到时代的巨大变迁。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