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武省长调研备课 (***年4月2日) 【主要经济指标】 (一)2022年经济指标情况 1、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4.6亿元,同比增长5.9%,全市排名第10。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全市排名第13。 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8亿元,同比增长3.4%,全市排名第12。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8.6亿元,同比增长7.5%,全市排名第13。 5、财政总收入完成3.9亿元,同比增长8.3%,全市排名第9。 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亿元,同比增长10.4%,全市排名第10。 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7540元,同比增长7.3%,全市排名第7。 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071元,同比增长11.2%,全市排名第4。 一二三产比例为24.9:22.5:52.6。 (二)***年前两个月经济指标情况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235万元,同比下降26.4%,全市排名第11。 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亿元,同比下降4.7%,全市排名第8。 3、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完成1.2亿元,同比下降27.5%,全市排名第6。 4、财政总收入完成1.02亿元,同比增长13%,全市排名第2。 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933万元,同比增长6%,全市排名第3。 (三)***年一季度经济指标预计情况 1、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2.1亿元,同比增长0.3%。(全年任务为增长5.3%)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5亿元,同比增长1.2%。(全年任务为增长3.5%,市要求一季度转负为正) 3、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6亿元,同比增长11.5%。(全年任务为增长7.5%,市要求达到11.5%)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7.7亿元,同比下降7%。(全年任务为增长7.5%,市要求一季度降幅为个位数) 5、财政总收入完成1.23亿元,同比增长12%。 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506万元,同比增长8%。(全年任务为增长3%) 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7041元,同比增长8.4%。(全年任务为增长6.5%) 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2508元,同比增长10.3%。(全年任务为增长7%)
【***果业发展现状】 ***位于北纬35°地理带,土层深厚,雨量适中(年均降雨量500mm),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2350小时),海拔高(平均海拔600—800米,最高海拔1400米),温差大(昼夜温差达到15摄氏度以上),无霜期长(180—200天左右),优质苹果生产的七项指标全部具备,是公认的苹果“黄金生产带”之一。 全县102万亩耕地,50万亩果树,其中35万亩苹果。年产苹果12亿公斤,年产值20亿元,果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 主要品种为红富士、新红星、嘎拉、维纳斯黄金、福布拉斯、瑞雪、瑞阳等15个品种。 ***鲜果主要销往太原以及上海、广东、福建、湖南等国内20多个一级市场。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等26个海外市场。 ***是“中国现代苹果产业10强县,获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设立全市唯一的省级农业开发区。 2022年,全县苹果产量达到12亿公斤。目前,库存6000万公斤,主要销往河南、北京、上海、贵州、云南等地,预计五一前全部售完。 目前,纸加膜75以上价格为1.3—1.5元/斤,80以上为1.6—1.8元/斤。与往年价格基本持平。
【果业发展主要做法】 实施标准化基地建设工程。建成贾村苹果主题公园、汉薛桃果主题公园、通化小水果田园综合体等3个水果主题公园、10个精品水果示范园区。“3+10”水果示范园区总面积3.2万亩。 实施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工程。引进高端市场青睐的维纳斯黄金、瑞雪等新品种,推广18道工序、水肥一体化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动果业提质增效。 2022年,发展果树新品种75万株,完成间伐10.6万株、高接换头5.4万株。 一季度,栽植果树新品种3660株、高接换头4.7万余株、间伐10.7万株。下一步将推广苹果新品种3000亩、改造老果园9500亩。 实施全产业链发展工程。引进和培育汇源、华荣、中鲁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0家,招引牧原、温氏生猪养殖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香菇种植、畜禽养殖等配套产业,形成了“猪—沼—果”“果—菌—肥”闭环链条。
【果库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120座果库,全部为氟库或氨库,总储存量30余万吨(3亿公斤)。2022年实际储存量29万吨(2.9亿公斤),其中,华荣果业有限公司储存量8000吨。果品加工转化能力35万吨(3.5亿公斤,加工转化率29%),农副产品加工年产值8亿元。其中,北京汇源集团***有限公司年加工苹果量为15万吨(1.5亿公斤),桃5万吨(0.5亿公斤);中鲁果汁有限公司苹果年加工量为7万吨(0.7亿公斤)。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2021年,我县成功争取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资格。项目总投资59亿元,覆盖面积37.5万亩。按照“一年有起色、两年见成效、三年成体系”的总体安排,采取“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多模式运营、多元化开发”的模式建设运行。 空间布局为“一轴六区”。209国道***段为主轴,打造苹果生产示范区、苹果电商集聚区、苹果产业拓展区、苹果链条延伸区、苹果农旅融合区、苹果加工集散区。 园区主导产业为苹果。面积25.2万亩,年产量38.2万吨,年产值15.3亿元。产业园区苹果及其深加工产业年产值56.9亿元,占园区总产值的82.3%。 规划实施十大工程60个项目。分别是核心园区建设工程、基础要素提升工程、苹果质量提升工程、种养链条循环工程、果品加工转化工程、营销体系扩张工程、农旅深度融合工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科技推广应用工程、美丽乡村覆盖工程”。
【调研点1:苹果主题公园】 ***县苹果主题公园规划区面积2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6000亩,覆盖贾村、高村两个乡镇三个村2250户果农,是***县实施“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重要载体。 苹果主题公园按照“农工贸”“产加销”“农文旅”一体化大融合的格局建设,由五大功能板块组成:一是优质苹果生产板块。规划种植面积1.8万亩,已打造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基地4000亩、出口创汇生产基地6000亩。生产基地上有喷灌、下有滴灌,空中有诱虫灯、树上有粘虫板,运用无人植保机、大中型弥雾机、开沟施肥机、除草机等现代化农业机械,采用“宽行密植、矮化转型、水肥配套、智能化管理”生产模式,促进苹果质量和品质提升,每亩比普通果园增收300元左右。二是苹果储藏交易板块。建设恒温果库29家,组建电商销售平台15个,发展具备出口资质的销售企业4家,年贮藏交易6万吨,打造现代化规模化果品交易集散地。三是循环加工利用板块。围绕“果—渣—畜”循环模式,培育苹果加工企业4家、规模畜禽养殖企业4家,建设有机肥堆沤场2处。四是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板块。打造瑞雪、瑞阳等新品种栽植示范园170亩,建设试验实训基地3个。围绕苹果生产18道工序,发展“三民果业服务队”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五是休闲农业观光板块。建成“苹果博览馆”以及葡萄长廊、采摘园等观光设施。苹果博览馆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通过声光电技术,展示中央“一号文件”对***苹果产业发展的指引作用,展现世界苹果品种、苹果文化,打造乡村振兴展示宣教中心,服务苹果产业科教培训推广。
【调研点2:现代果业科技创新推广示范基地】 现代果业科技创新推广示范基地位于高村乡闫景村,占地68.9亩。由政府注入前期资金,实行公司化运营、专业化管理、市场化操作,建立以苹果、桃、梨为主的水果试验、示范、推广、观光、采摘园。 基地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农大、***农科院、郑州果树所、辽宁果树所等科研院所联姻,栽植国内外苹果新品种,采用宽行密植矮砧、水肥一体化、果园生草、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集成技术,引领***果业发展。 苹果示范区共栽植苗木6000余株,包括秦脆、秦月、秦阳、鲁丽、美味等10余个苹果新品种。桃示范区共栽植600株,包括油蟠桃、毛蟠桃、油桃、毛桃等6个新品种。梨示范区共栽植150株,包括玉露香、新梨7号等2个新品种。
【农田灌溉】 “十三五”以来,累计投资2.8亿元,实施西范、北赵、夹马口等大型水利工程4个,全县新增灌溉面积31万亩,水浇地面积达到84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0%以上。 全县84万亩水浇地中,北赵引黄覆盖38万亩,西范片区覆盖24万亩,夹马口灌区覆盖1.5万亩,机井覆盖20.5万亩。 目前,累计灌溉农田34.5万亩,浇水2337万立方米。其中,苹果、梨等经济作物30.5万亩,小麦4万余亩。 机井灌溉每方0.5-3元,一亩地大约需要40-210元。黄灌水每方水0.5-0.6元,一亩地需要40元左右。
【农机生产情况】 春季农机作业面积2.4万亩,主要开展施耕、深松、翻地、出药材等工作。全县1700台(件)参与春季作业农机具数。
【农邦、民康文化城】 在城西以农副产品加工园区为依托,建设占地9330亩的“农邦”新城,突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个“国字号”品牌,建成富有厚重农耕文明、现代农业魅力、产城融合活力的西部城区。在城东以医药制药产业为依托,建设占地12600亩的民康文化城,突出国家级县域综合医改示范县品牌影响,建设医药产业发展的高地、群众健康生活的福地、生态休闲的胜地。 围绕“两城”建设,今年要实施总投资33亿元的黄河金三角农产品交易中心、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基础设施、民康医疗服务提升、城市街道提标改造等20个项目。***年1月18日、2月21日、3月27日,先后在北京和县内召开3次“农邦”新城、民康文化城重点项目招商会,共签约12个项目,总投资17.4亿元。
【社会化服务】 结合“***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县”创建,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到20.8万亩,小麦“全程托管+异地服务”的“***模式”在全省推广。 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行动,共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800家、家庭农场299个、农业社会化服务合作组织39个,其中,国家、省市级专业合作社69个、家庭农场27个。围绕果业生产18道工序,培育果业社会化专业服务队8个。今年全县农业托管要达到31.9万亩。
【孤峰山生态修复工程情况】 该工程总投资4216万元,于2017年8月开工建设,包括提水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两部分,已全部完工。提水工程主要建设调蓄池3座,提水泵站两座,铺设供水管线6.2公里,架设高压线路3公里。节水灌溉工程主要铺设管道25.2公里,新建喷灌支架83座,安装喷头83套,太阳能灯83盏。工程的实施,极大改善孤峰山2万余亩林地、1.6万亩松林的生态环境,涵养孤峰山区域的地下水资源,对孤峰山泉水恢复起到支撑作用。
【汾河入黄口生态修复情况】 该项目位于汾河***段21公里防洪堤范围内,概算总投资5.6亿元,建设表流人工湿地1.4万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态塘、液压升降坝、闸门、引水明渠、护岸工程,配套布水设施及自动控制设施、桥梁改造和道路工程等。 项目2021年4月完成初步可研方案编制。2021年10月,项目列入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规划。2022年7月,我县同中交汾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2022年10月,项目列入全省《汾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总规划***-2035年)》。 项目实施后,在上游来水V类水质条件下,经湿地处理后可达到IV类水质标准,调蓄径流洪水、涵养地下水、保护生物多样性。 目前,正在对可研方案进行优化完善,开展***年前期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工作。已按照1:1000精度要求,重新对项目区进行了地形测量,3月份完成可研编制、规划设计后,立即开展立项审批、施工招标等工作,4月上旬即将开工,9月实验段投入使用,当年完成投资7000万元。 【企业复工复产】 一是一企一策、制定预案。制定工业企业疫情防控要点十条,发放告企业书、倡议书、防控知识手册等17000余份,点对点指导企业复工复产。 二是以上率下、精准帮扶。县处级干部带队,开展“千人千企”精准帮扶活动,对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建筑、商业、农业、能源、市场监管、小升规等7个行业领域50家企业,逐一上门服务。帮扶工作组共发现问题83个,全部建立台账、限期解决。 三是精准发力、解决难题。解决企业疫情防控难。推广应用“***健康码”,指导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口罩等防疫用品供应。解决资金周转难。引导各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6684.3万元,展期贷款400万元,返还贷款利息212万元。制定《***县***年优化营商环境“1088”行动计划》,即实施政务服务优化、企业开办便利等10大行动、88项措施,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 目前,全县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复工率100%;规模以下企业213家,已复工复产210家,复工率98.6%;市场监管领域企业(个体工商户)7114户,已恢复经营6474户,复工率91%,暂未恢复的主要是受市场影响主动歇业。
【“一大优势产业、七大特色板块”农业产业布局】 一大优势产业,即果业产业;七大特色板块,即粮、药、菌、菜、畜、瓜、干果等特色板块。 苹果,共35万亩,年产苹果12亿公斤,亩产4000斤,价格2.5元/斤。亩纯收入5000—8000元。 桃,共10万亩,亩产6000斤,价格为1.5元/斤。亩纯收入4000—5000元。 樱桃,共3000亩,亩产1500斤,价格为15元/斤。亩纯收入2万元。 药材,种植面积5.5万亩。其中,柴胡种植面积最大,达到2.4万亩,亩产1200—1800公斤,亩纯收入4000元;丹参8200亩、黄芩1.5万亩、生地5000亩、板蓝800亩、勒马回2500亩,亩纯收入均在4000-5000元。全县共有各类药材专业合作社61家。 香菇,今年达到1300万棒,规模位居全省第三、***第一。是“***省食用菌示范县”。价格:鲜菇5元/斤,干菇26元/斤。按1亩两万棒计算,每棒纯收入4元。每亩纯收入8万元。 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其中,小麦16.5万亩,亩产300公斤,年产量约5000万公斤,每亩纯收入300元。玉米33.8万亩,亩产500公斤,年产量约1.7亿公斤,每亩纯收入500元。 蔬菜,6.3万亩。其中,西红柿2200亩,亩产1万公斤,亩纯收入1.2万元;大葱41000亩,亩产2500公斤,亩纯收入3000元;小西红柿(圣女果)规模为400亩,亩产量1万斤左右,亩产纯收入2万元;西瓜、甜瓜规模为500亩,亩产量6000斤左右,亩产纯收入1万元。 畜禽,存栏320万头(只),年产值8.6亿元。 三白瓜,6000亩,年产量2400万公斤。 干果经济林,10万亩,主要是柿子、花椒。
【畜禽养殖】 一、畜牧业生产情况 2022年,全县畜禽出栏396.6万余头(只),其中:猪40万头,牛6000头,羊6万头,鸡350万只。 ***年畜禽出栏目标为436.6万头(只)。其中,生猪80万头,牛6000头,羊6万头,鸡350万只。 二、生猪生产情况 ***年生猪出栏目标80万头。其中:牧原40万头、温氏10万头、佳佳牧业10万头、社会散养20万头。 三、重点企业情况 (一)牧原公司 ***牧原农牧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生猪养殖与销售、饲料加工。公司规划投资18亿元,建设18个养殖场、1个饲料厂、1个消毒站,年出栏商品猪120万头,形成系统的现代化循环养殖体系。目前,已建成5个养殖场、1个消毒站、1个无害化处理中心。***年,计划投资2.4亿元,建设5个育肥场,实现年出栏商品猪40万头目标。 (二)温氏公司 温氏畜牧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农户”模式,规划投资7亿元,建设年产40万头的生猪一体化养殖项目。目前,已建成1座种猪场。***年,计划投资3.4亿元,建设温氏总部及饲料厂、1个种猪场和2个养殖小区,实现年出栏商品猪10万头目标。
【香菇产业】 全县50万亩果树,每年间伐可产生果树枝5亿斤左右(1亩地1000斤),按5斤树渣制作1个菌棒计算,可制作菌棒1亿棒。 2022年,全县香菇规模达到1000万棒,位居全市首位、全省前列,从事香菇产业人员达到2000余人。今年新建大棚400个,增加300万棒,全县总规模达到1300万棒。其中,薛里香菇基地规模全市最大,生产规模达到200万棒,大棚达到350个(含养菌、出菇棚)。 ***香菇每年从9月1日出菇,到5月1日结束,共8个月时间,可出5茬菇。每年12月—次年2月制棒,最迟3月底必须结束。(今年受疫情影响,到3月20日制棒结束。) 香菇1棒2斤—2.5斤。一等菇一斤5.5元,二等菇4.5元。平均价格为4元左右,一棒毛收入8元,去除成本4元(制棒3—3.5元,人工、水电1元),纯收入3.5—4元左右。 二等以下菇烘干销售,干菇每斤保持在29元左右。 相比全国各主产地,我县鲜菇菇质厚实、面白腿短,销售价格较高,产品主要销往福建、广州、湖南、湖北等地,不存在卖难问题,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品牌创建】 (一)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3个“国字号”品牌创建。 (二)2022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了全省第一个省级农业开发区—“***省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 示范区规划面积189.3平方公里(28.3万亩),涉及6个乡镇41个行政村。规划布局是“一带、三区、八园”。一带:即209国道优质果品经济带。三区:即精深加工服务区(核心区)、果业种植示范区、农旅融合休闲区。八园:即围绕果业生产形成的八个主题特色鲜明的精品园区。包括贾村苹果博览园、王显电商集聚园、通化特色水果园、南张菇菜主题园、高村农旅生态园、机场航空物流园、汇源果业加工园、农副产品交易园。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13.83万亩。目前,已有10个标段完成招投标,其余65个标段进入招投标程序。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果业综合服务中心已进入财政评审阶段;小水果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小水果交易服务中心地基已开挖;果木香菇综合服务中心,框架工程基本完工。有机肥替代化肥和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项目,已建设有机肥沤制示范点15个,正在采购有机肥沤制菌种。建设绿色防控基地1万亩,正在安装绿色防控设备。区域物流中心和果业市场建设项目,主要建设两个水果交易市场。目前,西思雅水果交易市场主体工程已完工,杨郭水果交易市场基地已开挖。农产品初加工项目,目前,通化亮鑫果库分拣中心生产线已安装完成,果业综合服务中心分拣中心设备购置已开标。
【出口创汇情况】 2015年6月,***苹果代表中国首次出口美国; 2016年6月,***油桃代表中国首次出口澳大利亚; 一是构建优质出口果品生产体系。全县国家级出口水果示范基地达到20万亩、出口水果认证基地达到5.7万亩。出口基地苹果商品率95%以上,优质率80%。 二是构建出口检验检疫体系。全县3.5万亩注册出境水果果园,形成“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的出口农产品监管模式。 三是构建出口营销贸易体系。全县农产品出口企业达到15家。苹果出口到26个国家,2021年以来累计出口农产品5.2万吨,创汇4.4亿元。
【果园大学】 整合县农业农村局、县果业发展中心、县人社局、县技师学院等力量,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大学等专家教授和本县乡土专家组成教师团队,采用“课堂授课+实践操作+外出参观+果园实训”的模式,力争3-5年内培育1万名现代职业果农。 院校架构:下设苹果学院、桃果学院、樱桃学院、梨果学院、葡萄学院5个学院。 组织机构:果园大学由县委书记担任校长,县长担任第一副校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和分管农业副县长担任副校长。 办学模式:学院建在乡村里、课堂办在果园里、专家教授解难题、乡土人才传帮带、果农跟班学技能。 近期培训情况:开展农业技术网络培训,已培训近万名群众。
【农业龙头企业】 1、***汇源组建于2005年8月,目前已形成了浓缩果汁、瓶坯瓶盖、果汁饮料、纯净水等生产加工能力,累计收购各类水果80万吨,受益果农40万户。 2、***中鲁果汁有限公司占地面积60余亩,现有员工150余人,于2003年5月施工建设,2003年10月建成投产。公司主要产品为浓缩苹果清汁,设计年生产能力2万吨、加工消化苹果15万吨。目前累计生产浓缩果汁16余万吨,已消化水果97万余吨,为农民增加收入10.5亿余元。产品出口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乌克兰、德国、日本等国家。202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亿元,完成销售收入5605万元,实现利润727万元,上缴税金169万元。 3、华康药业是国家扶贫龙头企业、***省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县第一纳税大户。公司拥有5个剂型10大系列180余个品种,其中“立效”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立效风湿关节炎片、冠心生脉丸、大山楂丸为***省名牌产品。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上缴税金2279万元。公司设立4个扶贫车间,可提供就业岗位150个,目前已吸纳贫困群众30余人。***年实施300立方米污水处理扩容升级改造项目和仓储中心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仓储能力预提升20%,污水处理能力预计提升50%。 4、朗致集团***药业有限公司占地180亩,现有员工550人,总资产2.4亿元。拥有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和大、小容量注射剂、固体制剂(片剂、胶囊、颗粒等)等162个药品批准文号,3个全国独家产品,中药注射剂批准文号数量全国第一。202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8亿元,完成销售收入3.6亿元,实现利润157万元,上缴税金550万元。 5、“天天香”香菇公司是***市香菇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机产品认证企业。公司每年生产菌棒150万棒。2017年,投资500万元建成了香菇深加工生产线,主要生产香菇罐头、手撕香菇等产品,12月份取得出口资质。2021年以来,共出口香菇产品6柜215吨,创汇2110余万元。 6、薛里香菇基地是***市规模最大的专业化香菇基地。2022年被评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香菇基地占地500亩,年产香菇130万棒,年增收400余万元。 引进天地祥芮、天天香两家香菇企业,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即由公司“统一流转土地、统一建设大棚、统一制棒、统一技术指导、分户经营”。目前,基地累计完成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集中化菌棒生产线和菌种厂1个,出菇棚130个,养菌棚100个,交易市场1个,冷藏库600平方米,烘干生产线1条,发展菌种研发、菌棒生产、养菌出菇、加工销售的上下游产业链条。
【脱贫攻坚】 ***县建档立卡贫困村65个,贫困户7970户27078人。全县未脱贫人口81户189人,贫困率下降到0.05%。 主要做法:“以水为基,产业升级,精准施策,到村到户”。 一是以水为基。水浇地达到84万亩(贫困村水浇地由11.8万亩增加到18.2万亩),贫困群众人均2.3亩水浇地;安全饮水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 二是产业升级。水果面积由45万亩增加到50万亩,贫困群众人均1.8亩水果,户均年增收1.5万元。 三是精准施策。贫困村基础设施达标。完成易地搬迁,建成县城集中移民小区3个、乡村集中移民安置点3个,4000名搬迁群众住上新房。 四是到村到户。326户531名特困群众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参保率全部达到100%。 ***年,细化实施决战完胜脱贫攻坚“七大行动24项任务”。制定了《关于省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细化形成23个主要问题83条整改举措。目前,省委巡视反馈的“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易地扶贫搬迁”等21个问题已整改到位,占比91%;易地搬迁后续发展、光伏扶贫补贴落实等两项整改事项,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正在持续推进。
【消费扶贫情况】 2022年,帮助贫困户销售粮食、蔬菜、干鲜果、药材、畜产品等农副产品700余万斤1331万元。***年以来,帮助贫困群众销售农副产品150万斤223万元。 【重点项目建设】 1、落实全省转型项目建设(***年)行动方案部署,共确定***年县级重点项目80项、总投资152.6亿元,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直至达效”的包联机制,强力推进项目实施。 2、围绕现代果业、外加剂、医药制药等主导产业,统筹城乡建设和民生改善,***年策划包装项目83个,力争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金额120亿元。 3、按照全市“一季一开工”要求,2月16日和3月12日,两次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共集中开工海通建材、新佳新能源风电、温氏养殖基地、沿黄扶贫旅游路等总投资25.5亿元的15个重点项目。目前全县59个新建项目,已开工28个,总投资38.1亿元;6个续建项目已全部复工,总投资18.5亿元。一季度开工率达到47.5%,力争二季度达到84.5%,三季度全部开工。 【开学准备工作】 3月25日,全县5所高中顺利复学,复学学生2562名,复工教职员工362名,整体情况安全平稳。其余学段正扎实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一是精细制定防控预案。制定《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高三开学准备工作指导手册》,从领导包校、工作流程、应急处置、验收标准等11个方面,将开学准备工作责任到岗、具体到人。3月15日,5所高中已全部实现领导到岗、老师到校、防控措施到位。 二是精细做好逐人筛查。全部建立信息台账,掌握了师生员工返校前14天的出行轨迹。目前,高三年级滞留外省(除湖北省)教师0人、学生1人,所有师生健康状况良好。 三是精细进行环境创设。按照每个小班30人的标准,已准备教室95间,满足小班化开学需求。按照分散住宿要求,已准备宿舍890间,其中学生宿舍685间,教职工宿舍205间,每个房间3—4人。按照错时用餐要求,已安排师生分班错时取餐的具体时间,精确到分钟。 四是精细做好物资储备。5所高中按照满足开学15天的用量,共储备口罩11016个,测温仪72个,一次性手套3626双,一次性脚套1150双,消毒液1278升,酒精295升。每所高中按要求设置了隔离专区和隔离室。 五是精细开展联防联控。为5所高中“一对一”确定定点医院,每个学校配备了2名医护人员、1名驻校干警、1名物价和食堂监管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