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当“笔杆子”是一件很吃亏的事情。事实上,吃亏和吃饭一样,吃多了自然就会“成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作为党员干部,无论身处什么岗位,要想负好责就要吃好亏,越担责越吃亏、越吃亏越有味、越有味越担责。
首先是越担责越吃亏
很多人看到一些成功人士收获了名与利,其实背后的付出远远比收获多很多很多。
一般人只用操心自己的事情,谁愿意操心别人的事情?但是成功人士往往就是操心别人的事情多,操心自己的事情少。
例如,参加2023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裴春亮在一篇题为《学“最燃党课”燃旺信仰的火焰》的文章中说:“当一个人有一碗水的时候是自己的,当一个人有一片湖水的时候,那就不是自己的,因为自己是不可能将整片湖的水喝完,这片湖水其实还是整个社会的,自己只是替社会将这片湖水管理得更好而已,如果自己只有一己私利,那必将失去这片湖水。这也是我这些年累计向社会捐赠2.2亿多元的原因所在。”
他说的这句话与另外一位知名企业家说的一段话相似,这位知名企业家说:“像我们这种财富是社会委托我们,把这个财富经营得更好而已。如果你认为这钱是你的时候,倒霉就开始了。所以,当然愿意换,只是他会后悔。”
如果他们没有社会责任感,乱花钱,或者使企业不能为社会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而是带来一些坑害人民利益的东西,那么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他们的企业自然而然就不能长久经营下去了。只有是为社会做贡献的企业才能做大做强做得更持久,靠坑蒙拐骗,最终是自取灭亡。他们虽然拥有了很多的财富,但是他们也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又如,我熟知的一位市长,市水厂管道破后,他来来回回跑了三次,平时他也总是加班加点忙工作,大多数的时间都给了全市的老百姓,给自己家里人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可以说一个人的职位越高,操心别人的事情就越多,吃亏当然也就越多,但是他们都是心甘情愿的,所以他们能够在事业中挑起重担。
再如,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他为革命事业牺牲了 6 位亲人,又失去了 7 个儿女。作为国家的领袖,他把唯一健康的儿子送到了前线,又把儿子葬在了朝鲜,他为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贡献了自己的智慧、贡献了他的亲人,也贡献了他的一生。逢年过节的时候,万家灯火,家家户户和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毛主席却没有了这个机会,而且这个时候他成为了每个小家庭的外人。正因为他有这种奉献精神,所以成为一代伟大的领袖。
反观“笔杆子”又能吃多大的亏?虽然辛苦一点,但是也是在为自己做事。虽然有的材料是给单位写的,但是写材料的本事是自己的。
写材料的人常年跟在领导身边,接触事情的广度和深度是常人无法比拟的,更多时候还要设身处地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自身能力也得到不断提高。
曾为我的新书《笔杆子的好帮手》作序的覃道明,现任江汉大学党委书记、湖北省社科联副主席。他在县、地市和省级党政机关从事公文材料撰写工作近三十年,就是因为写材料出色,从湖北省长阳县委政研室一直干到湖北省政府研究室。曾担任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参事室主任,湖北省政府研究室党组书记、主任。
从事文字工作所形成的知识积累、所受到的良好熏陶、所经历的艰苦磨炼,可以为日后的成长进步奠定基础、厚植潜力,从而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们要想能够立足、干得好、有长远的发展,能写出好材料是必须过的一关。
如果写材料这种苦也不愿意吃,将来怎能挑起更大的重担?有的同志不愿意写材料,当时可能会轻松一点,可是能力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就可能会落伍,就可能会被淘汰。
其次是越吃亏越有味
不愿意吃亏是人的天性,但是我们在担当起责任的时候,会觉得越吃亏越有味。
例如,在家庭中,我对自己的女儿就是无条件的付出,即使付出得多,收获得少,我也乐此不疲,而且越吃亏越有味。如果对她付出少了,我反而会感到愧疚。
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感,不愿意吃亏会是什么样子呢?
有一个国家的人民很富裕,他们国家的人民从生到死都由国家负担着,人民生活没有多大的压力。这个国家就是瑞典。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幸福的天堂,却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自杀的原因之一, 就是生活太好,导致他们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失去了自己在这个社会存在的价值,感觉这个世界有他或没有他都没有什么关系,活着便觉得没有意义。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一个梦想,那就是踏遍千山万水,尝尽世间美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当时游玩多开心,食物多美味,都会变得模糊不清,真正让人觉得有滋有味的事情是为这个社会创造有价值的东西。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不是在社会得到了什么,而是扛起各种责任来为社会创造有价值的东西。
在工作中,一个人不懂得吃亏,就扛不起责任,工作起来也会变得无味。
有句俗话说:“职场中,复杂的永远不是事情,而是人心。”这一点在农村就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村东头张三家死了羊,传到村西头变成了李四死了娘。农村路很滑,人心更复杂。
有的村干部确确实实是规规矩矩地在做事,确确实实的将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都落到了实处,但是总是会有一些村民在背后说他贪污这个、贪污那个。很多人认为这是村民们坏,村民们没有素质,其实原因很大程度是村干部没有让村民们感受到他是全心全意在为村民服务。如果我们真的是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他们有多的的理由排斥我们呢?
记得2020年的疫情防控期间,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经历的两件事情让我对“越吃亏越有味”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一件事情,村民们想吃水果,第一书记去县城买来水果,一分钱不赚地卖给他们,有一个村民拿了水果没给钱,过后第一书记碍于他的面子也没找他去要。
第二件事情,有一位老奶奶让第一书记去给他买药,她分明没有给第一书记钱,但是她偏说给了第一书记100元,让第一书记还退50多元钱她,之前在场的另外一位同事跟她再怎么说也说不清,没办法,她年纪大给忘记了,第一书记就按照她的要求给了她50多元钱。过后,村民们就把这两件事都传开了,大家都觉得第一书记这个人不错,确实是真心实意在为村民办实事,村民们也很支持他的工作。
而有个别村的干部从骨子里面做任何事情都不愿意吃亏。比如,在疫情防控期间,他虽然忙忙碌碌给村民测体温,但总是很不耐烦地大声呵斥,村民们当然不喜欢他,不喜欢他当然会说他不好,说他不好当然要找几个合适的理由。他不愿意吃亏,他的工作就充满着各种阻力,工作起来是很无味的。
在革命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在红军初创时期,一名刚刚参军的青年问胡耀邦:“参加共产党有什么好处?”胡耀邦答道:“让我看, 参加共产党有99 条‘坏处’, 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可能被杀头,还会坐牢;危险的工作要抢着干;如果军装不够, 让给别人穿;饭少人多, 要让群众先吃,自己饿肚子……要说好处,我看只有1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拥护你。”这些所谓“坏处”实际就是共产党员的责任。我们的红军战士越吃亏,就越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的革命事业也就更有味。
“笔杆子”所做的工作大多数是幕后工作,“笔杆子”是重要的“智囊团”。有高水平的“笔杆子”在身边,领导就相当于给自己找了一个“智囊团”,对于时局的把握、政策的分析、形势的判断、问题的发现、措施的制定就有了一个“校准器”,不用再担心自己说外行话、做外行事。
牛群和冯巩的经典相声《点子公司》中就说:“一个点子可以救活一个企业,一个点子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在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工作的“笔杆子”,一个建议就可能变成市里的一个决策,转化成发展的一项成果,带给群众一份利益。
例如,最近某地市人民政府研究室起草的《关于市域国土空间开发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推动产业向市主城和县城集中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关于市主城区人口集聚问题的调研报告》等,就是为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虽然研究室干部辛苦一点,但是一想到这些调研报告可以为市人民政府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何乐而不为呢?所以,“笔杆子”是越吃亏越有味。
其三是越有味越担责
既然越吃亏越有味,那么就要越担责。
“笔杆子”通常被人认为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向来是受社会各界人士尊重的。
写公文材料的能力事实上是一项重要的综合能力,更是一种无法估价的本事。要写好公文材料需要像政治家一样高瞻远瞩,像哲学家一样理性思考,像教育家一样富于启发,像史学家一样深刻厚重,像文学家一样引人入胜。具有了这样的能力素质,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好呢?
记得我在组织部工作的时候,就特别仰慕研究室的干部,也特别希望能成为一名“笔杆子”。后来向研究室干部学习,我逐渐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笔杆子”,害怕是最大的误解、模仿是最大的捷径、概括是最大的技巧、细心是最大的能力。
随着自己的不断学习进步,我遇到一些贵人。例如,某副部级领导邀请我到一家中央级报社讲党课,我的党课讲稿也被谬赞为“最燃党课”。在新华出版社副总编辑赵怀志的悉心帮助下,我也撰写了三本书,第一本书《燃旺信仰的火焰》于2022年11月出版,第二本书《笔杆子的好帮手》于2023年8月出版,第三本书《党员干部的好帮手》将于近期出版。
曾国藩说:“一勤天下无难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笔杆子”,就要担当起应有的责任,做到眼勤、耳勤、脑勤、脚勤、口勤、手勤。
一是“眼勤”,就是要多看。要学习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要学习单位所做的工作,要学习外地的工作经验。
二是“耳勤”,就是要多听。高手们在讨论写材料时,是一场智慧碰撞的盛宴,既有高屋建瓴、睿智妙语,又有实战经验、心路历程,可以说精彩纷呈。所以要利用一切机会旁听高手怎么讨论开会。
三是“脑勤”,就是要多想。俗话说:“上什么山,唱什么歌。”要写好公文材料就要多思考,依据所处场合的讲话对象、讲话时机、目标需求等差异,把准脉搏,“对症下药”。
四是“脚勤”,就是要多走。公文材料来源于工作,又作用于工作。要写好公文材料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和研究脱节就会导致研究时缺素材,调查时不深入等问题。因此,调查和研究是不可分裂开的,调查的过程中需要研究,研究的过程中需要调查,两者之间要结合起来,边收集、边整理、边思考,这样才能更加高效地写好公文材料。
五是“口勤”,就是要多问。搞学问不能孤立无友,孤陋寡闻。在撰写公文材料的过程中,除了质疑问难之外,还需要在一起讨论,切磋琢磨。这样,学问才会有长进。所谓学问,就是有学有问,只学不问是不行的。
六是“手勤”,就是要多记。随时随地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突然迸发的思想火花和闪光语言。只要这样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积久成学,获得提高。
报送单位:湖北省孝感市政府研究室
报 送 人:聂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