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能源的变化 |
|
投稿人:浮想 来源:撰写 时间:2009-5-1 付费充值 以稿换稿 现金奖励等级: |
生活能源的变化 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中,柴作为生活能源,始终站在排头兵的位置。 追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顺义是北京郊区的产粮大县,并享有 “北京乌克兰”的美誉。当时农村老百姓的生活能源主要依靠农作物的秸秆和木柴,无论是一日三餐,还是冬季取暖都得抱柴灶前“烧大锅”。只有稍微富裕一点的人家在农忙时才舍得生个煤炉子,买些煤炭烧。
生活在城区的居民大部分生活能源是煤炭,能用上石油液化气罐的人家屈指可数。当年,顺义火车站西侧煤炭公司的露天货场里,煤炭堆得像小山一样高。每天来这里拉煤的汽车、拖拉机、骡马车、人力车川流不息。汽车的轰鸣、拖拉机的呜咽、骡马的长啸、人们的噪杂声汇聚在一起,留下了“买煤排长队,凭票供应多买花钱都不行”的真实记载和“晴天煤烟起,刮风一脸黑,回家洗洗脸,盆底二两煤”的凄楚传说。
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县城有3个居民小区不到1万户的居民用上了顺义化肥厂生产的管道民用煤气。但管道煤气的热值很低,做饭时经常把锅底烧黑,而且受化肥厂生产的制约,气源得不到保障。“化肥厂停产检修,居民小区周围饭馆火爆”成为当年顺义城区一道独特的风景;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笑谈的话题。
新能源带来新生活。 1999年2月4日 ,顺义成功引入了陕京天然气!这一天,顺义城区彩旗招展,人们欢呼雀跃,喜庆开怀。清洁、高效的天然气通过一条条银色管道送进千家万户,厨炊中的蓝色火焰让人们告别了多年以来的火燎烟熏……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区已有58个居民小区7万多户居民用上了天然气;工业、采暖、餐饮等公服用户从0发展到200余家。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顺义农村早已旧貌换新颜……一排排整齐、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让城里人赞叹不已;节能减排的环保政策使农民的生活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石油液化气、沼气、太阳能替代了过去灶台前“烧大锅”时的烟熏火燎,“只闻饭菜香,不见炊烟起”是当前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很多农民还住进了居民小区,搬进了漂亮的楼房,用上了方便、洁净的天然气。
生活能源的发展变化,不仅提高了顺义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还为家乡的碧水蓝天、越来越好的空气质量、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伴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顺义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
上一篇文章: 争做礼仪之邦的文明之士 下一篇文章: 如何打造“唐僧团队” |
【点击联系在线客服】【发表评论】【打印本文】【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