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03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
|
投稿人:佚名 来源: 时间:2006-11-28 付费充值 以稿换稿 现金奖励等级:★★★★★ |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上半年我省国民经济在去年高增长的基础上,总体保持稳步快速的增长势头。1-6月全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8.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1.8%,比去年同期的增幅高0.3个百分点。 拉动我省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1-6月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62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是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完成增加值83.45亿元,增长17.3%,比去年同期的增幅高2.6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7.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完成55.45亿元,增长16.2%,提高5.6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6.56亿元,增长8%,比去年同期的增幅低1.5个百分点,其中由于“非典”对交通、旅游、餐饮、宾馆等行业的影响使第三产业增幅降低大约1个百分点。经济运行出现下列特点: (一)工业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突出 1、从生产层面看,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增速逐月加快。我省工业部门积极组织生产,加强协调工作,克服“非典”和限电的影响,工业生产增速逐月加快,1-6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2.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5.5%,比一季度、1-5月的增速分别快2.4和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的增幅高4.4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完成增加值9.2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18.9%,累计和当月增速均为今年以来最高幅度。 1-6月工业生产运行的主要情况为: (1)轻重工业生产增长较快。1-6月全省重工业完成增加值39.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4%,比去年同期的增幅高4.5个百分点。在重工业产品中,钾肥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59.8%、天然气增长41.4%、火电增长33.3%、水电下降29.3%、原煤增长30.8%、钢增长24.5%、铝增长16.4%、天然原油增长3.5%、原盐下降18.6%。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57亿元,增长16.6%,其中软饮料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81.9%、瓶(罐)装饮用水增长81.2%、服装增长40.3%,但饮料酒、配混合饲料、塑料薄膜、农用薄膜、机制纸板等产品产量降幅较大,在20-66%之间。 (2)各种经济类型企业生产保持增长。1-6月全省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32.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7%;国有企业完成8.07亿元,增长13.9%;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完成0.8亿元,增长28.3%;集体企业完成0.31亿元,增长1.5%;股份合作企业完成0.2亿元,增长0.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0.93亿元,增长23%。 (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大中型企业生产同步增长。1-6月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38.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8%。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4%。 (4)出口交货值保持增长。1-6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1%。主要是青海华电股份有限公司出口交货值增长93%,青海海湖藏毯有限公司增长70.5%,民和镁厂增长39.6%,青海量具刃具有限公司增长21.4%,其余公司出口交货值均比去年同期下降。 (5)工业产销率较高。1-6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41%,其中重工业产销率为97.4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98.11%;外商及港澳台企业为114.13%。 (6)分地区看,除黄南外,其余地区工业生产情况都较好。1-6月西宁完成工业总产值54.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5.8%;海西完成10.01亿元,增长7.8%;海东完成9.78亿元,增长29.9%;海北完成2.36亿元,增长15.7%;果洛完成0.03亿元,增长50.4%;海南增长4.5%,玉树增长0.7%,黄南下降27.6%。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我省各地紧紧围绕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工程,各项改革和战略性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生产平稳发展,粮油单产将略高于去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据统计,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4.35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46万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5.09万公顷;蔬菜瓜类播种面积1.83万公顷;其他作物播种面积2.97万公顷。 畜牧业形势看好。全省各地进一步加大对畜牧业生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加之雨水增多,牧草长势良好,若后期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畜牧业丰收已成定局。1-6月全省草食牲畜仔畜成活率为89.1%,比去年同期提高0.17个百分点;成幼畜死亡率为1.78%,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2、从需求层面看,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1-6月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4%,比去年同期的增幅高4个百分点。 1-6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主要特点为: (1)地方项目投资增幅高于中央项目投资。1-6月中央项目完成投资39.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2%;地方项目完成投资95.35亿元,增长44.1%,高于中央项目投资增幅11.9个百分点。 (2)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投资均保持较快增长。1-6月全省基本建设完成投资86.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1%;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5.82亿元,增长51.4%;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93亿元,增长33.7%。 (3)民间投资呈良好发展态势。1-6月全省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8.7%,其中个体经济完成投资14.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倍;股份制经济完成投资10.68亿元,增长56.5%;私营经济完成4.99亿元,增长98.8%;集体经济完成4.35亿元,增长76%。 (4)四大优势产业投资增势强劲,四大支柱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1-6月全省四大优势产业完成投资8.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5.4%,其中冶金完成投资5.34亿元,增长1倍;建材完成2.09亿元,增长28.8%,同时医药工业完成1.53亿元,比去年同期成倍增长。四大支柱产业完成投资24.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5%,其中电力完成投资8.46亿元,增长64.1%;石油完成6.72亿元,增长17.1%;有色金属完成4.78亿元,增长94.5%;盐化工完成4.23亿元,增长75.6%。基础设施完成投资44.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8%,其中交通运输完成投资22.05亿元,增长8.9%;能源供应完成11.82亿元,增长17.4%;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完成7.18亿元,增长82.2%;供水排水完成2.2亿元,增长84.2%。 (5)新开工项目增加,平均规模增大。1-6月全省基本建设施工项目1011个,比去年同期增长11.1%,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659个,增长17.3%。本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4.74亿元,增长1.7倍,平均规模由去年同期的564万元增加到1286万元。 (6)完成投资超亿元项目进展顺利。上半年我省完成投资超亿元项目16个,完成投资40亿元,其中平安至马场垣高速路完成投资6.53亿元,公伯峡完成4.97亿元,西出口道路完成3.12亿元,盐湖100万吨钾肥项目完成2.89亿元,青海油田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44亿元,青海油田其他投资完成2.09亿元,西宁-大通高速路完成1.7亿元,桥头电解铝工程完成1.42亿元。 (7)国债项目完成情况。1-6月国债项目完成投资25.06亿元,其中国有单位完成19.33亿元,股份有限公司完成3.37亿元,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完成2.36亿元。 消费品零售市场平稳运行。1-6月我省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6.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6%,比去年同期的增幅高0.1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完成零售额8.13亿元,增长8.9%,比5月份的增速快3.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月的增幅低1.4个百分点。 1-6月消费品零售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1)县和县以下的零售额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月市的零售额为30.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4%;县的零售额为10.68亿元,增长10.1%;县以下的零售额为5.25亿元,增长10.2%。 (2)私营经济零售额快速增长。1-6月全省个体经济完成零售额22.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7%;国有经济完成零售额11.55亿元,增长7.8%;私营经济完成4.76亿元,增长17.3%;集体经济完成4.73亿元,增长6.7%;其他经济完成2.48亿元,增长8.8%。 (3)各行业平稳发展,“非典”对餐饮业影响逐步消失。1-6月全省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38.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8%;餐饮业完成6.43亿元,增长11.4%,比去年同期的增幅高3.6个百分点。“非典”对餐饮业的影响主要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4月份餐饮业零售额同比下降5.5%,5月略有回升,增长1.4%,但比去年同月的增幅低8.3个百分点;6月份增长14%,比去年同月的增幅低1.6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环境改善,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 1、金融形势平稳,存贷款同步增长。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较多,现金投放少于去年同期。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35.08亿元,比年初增加62.19亿元,同比多增加6.55亿元,增长18.7%,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46.9亿元,比年初增加19.31亿元;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190.46亿元,比年初增加22.2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38.15亿元,比年初增加54.96亿元,同比多增加25.72亿元,增长18.1%,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321.81亿元,增加31.15亿元;短期贷款余额208.39亿元,增加22.42亿元。 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29.27亿元,比年初增加62.0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35.96亿元,比年初增加55.07亿元。 1-6月全省金融机构现金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17.74亿元,比去年同期少投放货币1.01亿元。 2、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6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3%(6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月下降1.5%)。从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看,食品类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9.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价格上涨0.9%,衣着类价格上涨0.8%,居住类价格上涨0.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1%,烟酒及用品类、交通和通讯类价格分别下降1%和1.1%。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6月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7.8%。从轻重工业来看,重工业出厂价格上涨8.9%,轻工业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7%,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4%,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高于生活资料价格涨幅7.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在调查的三十个大类行业中,有十三个大类行业的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30.6%,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32.5%。 3、交通运输基本正常。1-6月全省各种运输方式运输货物2970.1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1%,其中铁路运输货物517万吨,增长4.4%;公路运输货物2350万吨,增长2.7%;民航运输货物0.05万吨,持平;管道运输货物103.1万吨,增长4.1%。各种运输方式运送旅客1933.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1.6%,其中铁路运送旅客135.4万人次,下降11.4%;公路运送1793万人次,下降0.6%;民航运送5.1万人次,下降19%。 (三)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效益继续改善 1、财政收入保持较高增幅。1-6月全省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11.38亿元,增长17.6%;中央一般预算收入为9.51亿元,增长15.5%。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营业税完成3.59亿元,增长22.9%;增值税、其他工商税收分别完成2.63亿元和1.89亿元,分别增长16.6%和15%,专项收入、企业所得税、其他收入增幅较高,分别达30.8%、46.1%和44%。 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8%。其中基本建设支出17.31亿元,下降0.4%;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5.89亿元,增长4.6%;教育支出5.2亿元,增长9%;行政管理费支出4.46亿元,增长2.6%,专项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科技三项费用得到加强,增幅在92-130%之间。 2、工业经济效益提高。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8.92,比去年同期增加19.87个点。利润大幅度增加,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倍。产品销售收入保持增长,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4.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4%。 3、城乡居民收入增加。1-6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66.8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6%;人均消费性支出2651.41元,增长3.9%。全省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为626.6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人均现金支出804.33元,下降13.4%。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景气指数总体下滑 第二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11.37,比去年同期下降15.23点。其中建筑业景气指数走高,生产景气指数为164.47,比去年同期增加31.04点,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盈利指数为114.29,增加48.97点;受“非典”影响,第三产业整体下滑,住宿及餐饮业景气指数为50,为近5年来最低,比去年同期下降42.86点;社会服务业为110,下降30点;批发和零售业为88.3,下降36.7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为72.22,下降61.11点。 (二)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完成全省预期目标尚有一定困难 由于“非典”疫情的影响,农民挖虫草、外出打工人员及返乡均受到限制,部分集贸市场被迫取消,从而影响农牧民收入的增加,1-6月全省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仅增长2.4%,比于去年同期增幅低22.7个百分点,完成全年增长6%的预期目标尚有一定困难。城镇居民收入要完成全年增长8%的预期目标也需努力。 (三)工业生产基础不稳固 1.水电产量下降。由于近几年来,黄河上游来水持续偏枯,龙羊峡水电站水位已接近极限,使1-6月水电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9.3%,对我省高耗能企业的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亏损企业亏损额继续增加。1-5全省规模以上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9.6%,其中股份制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28亿元,增长1.5倍;国有亏损企业亏损额1.11亿元,增长7.7%。从行业来看,电力、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亏损额为2.5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倍;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亏损额0.26亿元,增长57.9%。 (四)“非典”对我省第三产业中的部分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4月20日到5月20日的一个月时间内,我省部分行业遭受到“非典”的袭击,旅游、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受到较大冲击,我省许多商务、旅游活动被取消,塔尔寺、青海湖鸟岛等重点景区(点)被关闭,旅游人数急剧下降,旅游收入减少。据测算,4-5月全省旅游收入比去年同期减少3.2亿元。宾馆、饭店住宿客房出租率低,尤其是星级宾馆入住客人减少,收入大幅度下降,4月下旬至5月下旬星级宾馆(酒店)客房平均出租率仅为18.9%,客房营业收入、娱乐收入均下降,降幅在59-73%之间。餐饮业受到较大影响,4月份全省餐饮业零售额同比下降5.5%,出现多年来的首次负增长,5月下旬开始回升。 由于国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非典”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自5月20日后“非典”对餐饮、交通等行业的影响有所缓解,目前大部分行业已恢复正常,因而从目前看,“非典”对我省整体经济未造成大的危害,大部分行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好的。 三、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今后我省各地区、各部门要一手抓预防非典这件大事不松动,一手抓发展经济这个中心不动摇,充分认识防治“非典”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强化措施,把防治工作引向依法、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同时,要用积极的态度、发展的思路,努力抓好各项经济工作,解决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紧紧抓住时机,迎难而上,狠抓工作落实,把“非典”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努力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保证全省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一)以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为中心,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 当前要认真抓好防洪、防雹、防疫和防病虫害工作,减少灾害损失,确保农牧业增产增效。进一步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在对外出打工的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提高素质的同时,组织更多的农民外出打工,增加劳务收入;抓住今年新开工项目多的有利条件,及时启动项目建设,使更多的农牧民参与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扩大用工,同时积极兑现农民工工资,带动农牧民收入的增加。确保农产品“绿色通道”畅通,促进农畜产品流通,以销促产,加快特色产业发展。落实好费改税政策,防止负担反弹,促进减负增收。 (二)加快工业发展 要发展有青海地方特色的、独具规模的、科技含量高的、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坚定不移地加快电力工业的发展,利用我省电力优势,继续发展高耗能、高效益项目,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使高耗能、电力工业同步发展。努力把青海独具特色的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格尔木30万千瓦和西宁100万千瓦的燃气机组建设,搞好“引大济湟”工程。电力部门要加强电力调度,确保全省能足额用电,以保证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运行。同时,面对“非典”影响,工业企业要采取电子商务等新的交流方式进行招商引资、贸易洽谈,增强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技术改造步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三)继续抓好固定资产投资,促进全省经济的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是我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今后要千方百计加大投资力度,加强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在建重点项目要加快进度,已批准项目如拉西瓦水电站、大型火电项目要尽早开工建设,拟建项目要抓前期准备工作,按程序积极推进,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对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资,大力支持民间投资,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四)落实中央和地方优惠政策,努力将“非典”的影响降到最低,千方百计扶持和促进我省服务业的振兴和发展 目前,旅游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经营情况明显好转,居民消费信心逐步恢复,部分受冲击行业已逐步恢复,消费反弹的势头令人乐观。省内旅游开始恢复,旅游活动和一些公务出行逐步解禁,青海湖等旅游景区已对外开放,“走向户外、亲近自然”的生态游、健身游正逐步推出,“农家乐”、“牧家乐”、“旅游大篷车”等活动得到巩固和完善,旅游业逐步复苏将带动交通运输、餐饮、零售业等第三产业的恢复性发展。积极办好青洽会、环青海湖自行车拉力赛、高原文化旅游节、张健横渡青海湖等大型活动,吸引省外游客、客商来我省旅游、洽谈商务。旅游部门仍要继续抓好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和资源开发,加快环境整治,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加强旅游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大力发展省内人省内游的小型风景区的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回升。餐饮企业应积极调整经营方式,继续推行分餐制的就餐方式。同时,要努力做好招商引资金工作,认真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并且服务到位,尤其要重视非公有制经济项目的引进和发展,促进消费,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只有活跃市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带动消费,才能防止“非典”对我省第三产业产生更大的影响,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上半年全省国民经济运行良好。下半年从我省经济发展的环境看,利于我省经济发展的因素还是存在的:一是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全省人民加快发展增强了信心。二是西部大开发和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我省进一步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三是全国正处在新的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总体向好,我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运行中的有利因素在不断扩大,经济的内在活力和物质基础逐步增强,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四是我省将努力办好青洽会等各种大型商务活动,扩大青海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吸引外省(商)资金参与我省经济建设,同时也可带动消费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的努力下,只要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狠抓落实,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将基本能够完成。
|
上一篇文章: **省餐饮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下一篇文章: 厦门市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 |
【点击联系在线客服】【发表评论】【打印本文】【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