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地处华东重要煤碳能源基地,东南主要战略方向的浅近纵深。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光荣的革命历史,使淮北人民对国防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认识。淮海大地上,“双拥潮”风起云涌,“参军热”经久不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成绩斐然,国防宣传鲜活有力……这些成绩包含了淮北市扎实高效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一份功劳。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工作,注重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推进全民国防教育普及发展,有力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
军民共建固国防
军地齐心,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国防教育的强大合力,是淮北市国防教育的强大保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把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纳入城市转型发展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发展战略,在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把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筹划、共同建设、协调发展。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将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和文化宣传范畴,作为学校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讲评;财政部门将国防教育经费列入政府年度经费预算,给予有力保障。公安、安全、工商、司法等部门坚持把国防教育纳入各自职责范围,融入执法检查、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中。
积极为驻淮部队解难题、办实事,是各级国防教育委员会的重要职责。三年来,淮北市连续出台《随军家属就业实施意见》、《双拥共建细则》等多个拥军优属法规文件,各区县也出台相应措施办法,较好解决了军转干部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及子女就学等问题。市委、市政府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帮助驻淮部队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各项建设。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共投入数千万元,支持部队训练基地改造、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帮助部队完成信息化网络建设和技术革新项目数十个。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是国防教育的重点对象。淮北市突出抓好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各地采取学习培训、在职自学与党委议军等办法,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和组织指挥能力,实现了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国防教育普及率达100%。在各级党委中心组每季度集中学习中均安排国防知识讲座;在市、县两级党校均开设了国防教育课程等。据统计,全市每年聘请军事专家、部队官兵进行国防知识辅导课200多场,观看军事录像片300余部。
市委宣传部和市教委等单位成立了学生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市属大中小学国防教育实施计划。全市百余所大中小学均开设了国防教育课,每学期课程安排不少于15课时,做到“进校园、进课堂、进课本”。将国防教育内容纳入教学规划并倡导“十个一”活动,各级各类学校每周开展“国旗下讲话”,邀请新四军、抗日老战士为学生讲传统,清明节组织学生前往双堆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等活动。免费为初级中学学生发放“人防知识读本”。部队和驻地学校普遍开展结对共建活动,300余位解放军、武警和消防现役官兵及公安干警担任驻地中小学校外辅导员,定期到共建学校讲授国防知识,定期组织师生来营区参观。
一代代淮北大地的热血青年,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情注国防,建功军营,为军队的强大、国防的巩固和国家的安宁、人民的幸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党、国家和军队给予了各类荣誉,既是本人的荣耀,也是家乡人民的骄傲,更是国防教育的典型和榜样。一等功臣、全国自强不息先进个人、伤残军人陈光,用国家奖励的50万元经费回馈家乡母校兴建兴昌希望小学,激励和影响着一批批青年,感动着淮北大地的乡亲们。
高校国防教育如盛开的一朵奇葩。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和淮北师范大学将武装机构与国防教育有机融合,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在校园网开辟国防教育网页,利用军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鼓励高校学子从军报国。近年来,有50余名学子毕业参加军队士官直招,110余名应届毕业生入伍参军,在高校掀起一股投笔从戎的热潮。
市县两级妇联每年开办一期少年军校,组织军事训练、讲授国防知识、与部队官兵开展联谊活动。全市每年军训青年学生3万余人。在抓好重点对象教育的同时,积极推动国防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全市城乡居民受教面达到全覆盖。相山区海宫社区老年合唱团,戴着五星帽、身着长征服、唱着红歌,长年活跃在社区基层一线服务群众、影响群众。6月初,省国教委领导来淮检查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挖掘资源强教育
近年来,全市各级努力挖掘社会资源,拓宽教育渠道,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国防教育活动,有效扩大了国防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渗透力。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是淮北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成功经验。
2007年以来,双堆集革命烈士陵园、文昌宫、小李家、朱庄等被国家和省正式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基本辐射了全市县区的大部分地区,国防教育基地数量名列全省前列。基地命名以来,免费接待参观学习群众、部队官兵。淮海战役主战场的双堆集革命烈士纪念馆,被命名为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近年来,1个国家级基地、5个省级基地、13个市级基地成为各级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受教育人数20余万人次。
2006年8月,相山区国防教育网建成,先后开设了双拥、人防、教育基地等10多个专栏。全市校园网、企业网都开设了国防教育内容。截至目前,网站信息量达2万多条,网站页面总访问量达10万人次。各地也依托当地政务网开通国防教育网站,初步建成了国防教育网络。
国防教育讲师团也是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的重要师资力量。目前,全市依托各级党校和各类行政学院共有各类国防教育讲师团4个20余人。8年来,各级国防教育讲师团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和农村宣讲300余场次,直接听众达80多万人。2010年11月,烈山区人武部原政治委员杨石磊被中宣部、教育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联合表彰为“全国国防教育先进个人”。
各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在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普遍开设了国防教育专栏或专题节目。把宣传发掘红色资源作为扩大国防教育影响力的“文化主阵地”,在《淮北日报》开辟《忆传统》、《退伍兵风采》等专栏,刊登红色文化系列文章100余篇,进一步发掘红色资源优势,打造国防教育的文化品牌。杜集区人武部将国防教育内容纳入“开放式村部”建设,相山区、濉溪县、烈山区也整合资源,加强青年民兵之家建设,做到阅览室有国防图书,宣传栏有国防内容,大喇叭有国防之声。同时,国防教育公益广告宣传活动逐步推开。
规范机制促长效
多年来,淮北市立足国防教育长远发展强根固本。2011年8月,市国防教育委员会专题调研国防教育工作,研究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11月,市委议军会研究讨论通过《淮北市加强国防教育实施意见》,这意味着国防教育工作将驶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近3年来,各级先后在淮北进行了10余次大规模的演训和经验交流推进会等活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也都从财力、人力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近年来,驻淮部队被列为优先立项、优先审批、优先付款、优先施工的建设工程项目达10个,各地统筹民防、交战、信息、物资支前保障体系等各项建设有着长足发展,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长期目标的重点国防建设项目也被列为“十二五”规划。
淮北市积极探索国防教育长效机制,探索出以“机关进入部门科室、企业进入车间班组、学校进入课堂教材、街道进入社区家庭、乡村进入田间农户”和“组织落实、阵地落实、活动落实”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机制,经过多年的努力实践,已成为全省全民国防教育的一个亮点。
按照“五进入”、“三落实”要求,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普及全民国防教育进行了有益探索。党政机关国防教育纳入部门科室政治教育总体规划,依托机关各类学习资料室、内部工作简报、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开辟国防形势报告和国防知识竞赛等活动;从企业实际出发,明确了国防教育的目标、内容、标准和措施,规范了各级管理者和负责人的职责任务和考评办法,列入车间和员工“争先评优”考核范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还把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班子考核和老师评价体系,通过“学前抓启蒙,小学抓体验、中学抓规范”,分层次把国防教育渗透到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淮北矿业集团所属企业利用网络、电视和露天电影播放爱国主义题材影视片200多部。皖北煤电集团组织民兵小分队开展国防宣传送井口活动,演出达1000多场次。
淮北市国防教育机构统筹协调,发挥职能作用,突出抓好组织、阵地、活动“三落实”,相继出台了相配套的措施,为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可靠保障。近年来,该市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和建设国防已蔚然成风,连续3次被表彰为“全省双拥模范城”,淮北矿业集团连续5年被省表彰为“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大唐淮北发电厂被国防表彰为“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广泛深入的国防教育宣传,全市已涌现了一大批热心国防教育、积极支持国防建设的先进典型。他们当中,有“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人物”邵瑞华,“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杨石磊,“全国孝老爱亲好人”李海峰……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家喻户晓,也教育引导着干部群众“开放不忘国防、致富更思拥军”。
|